取消
清空记录
历史记录
清空记录
历史记录
2019年7月19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药物流分会、国药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的“新形势·新技术·新发展”医药物流技术升级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药物流分会副会长、天士力控股集团物流中心总监徐伟,国药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徐可,北京邮电大学物流工程系主任兼博士、硕士导师翁迅,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资深合伙人王宏志,天士力天津共享中心总经理田雨,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物流中心规划总监杨勋,江西五洲医药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江硕司,修正药业医药物流规划建设总监李军,北京嘉和嘉事医药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高桂娟,无锡中鼎集成技术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经理颜雪芹, 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孙迪,江苏华章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华聚良,XYZ Robotics联合发起人邢梁立博,北京艾利特科技有限公司机器视觉总监朱英杰,福建新紫金医药储运部负责人郑朝阳,上海胜沃智能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销售总经理吴印和相关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如何在保证医药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更好的为行业提供服务,为所有的患者服务,参会嘉宾医药物流技术进行了精彩的演讲,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医药行业属于强政策行业,药品招标采购已走过19年的历程,《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2019〕2号)对药品集中采购进制定了明确的规定,开启药品招标采购新周期。“4+7”带量采购的强势推行,目前已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4+7”带量采购具有高度集中、单一标准、带量采购、带金采购、直接交易、调节使用六个特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价格机制。“4+7”首次实现由准入回归为交易,并实现由“准入”变“交易”、由“卖方驱动”转为“买方驱动”、由“激励不相容”转为“激励相容”三大质变。
带量采购稳步推进势在必行,持续控费仍是政策调整方向。目前第二轮带量采购已进入筹备期,在新一轮带量采购中,所有企业以“4+7”中标价作为天花板报价,多家中标,平分市场。其中带量采购、过评品种、效果协同、操作机制不变。并实现两个改变,即:适度竞争、多家中标,强调“契约精神”及“违约责任”。
传统大型医药经营企业对企业物流发展的理解不足,满足于现有的业务成绩,不再寻求更好物流发展模式,医药物流技术发展已确定进入瓶颈期。
2016年2月,国办印发《关于第二批取消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9号),以及2017年1月,国办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国发〔2016〕78号)等国家层面文件,此后全国各个省份的食药监局都出台了配套文件。药品第三方物流已放开,鼓励发展第三方医药物流及专业物流公司进入医药配送领域,随着医疗器械第三方物流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市场壁垒即将不复存在,意味着行业竞争将会促进加剧。目前已有很多专业的物流公司布局医药物流业务,例如京东、邮政、顺丰、菜鸟、圆通、国外物流公司等进入医药物流行。
2018年前4家医药流通企业市场占有率占比仍不到40%,而国外发达国家医药流通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市场占有率占比远高于我国现状,美国和法国Top3企业市场占有率甚至高达96%,具体见下图1。
受“两票制”、处方外流、“4+7”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影响,企业拆零量飞速增加,配送环节压力日益加重,建立智能化立体仓库、深度感知智能仓库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方法提升物流效率对公司改革已迫在眉睫。
由于一系列医改政策的实施,企业利润大幅度下降,而订单碎片化和渠道下沉使仓库成本和设备成本大幅度上升,医药物流成为企业的成本中心。对规模运营能力、订单分拣能力、订单配送能力、订单接收解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领先的智能化现代医药物流基地、建设高效自营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订单支撑系统群和专业的客户服务队伍,医药仓储资源亟待共享。
目前医药物流行业中,Miniload,类KIVA智能化搬运机器人、LGV无人搬运车/堆高车,货到人拣选、多层穿梭车系统是目前医药物流中心的主要拣选方式,主要可大致分为三类,具体见下表1 。
货到人在所有涉及到分拣库区的业务流程中(包括上架,补货,拣货,盘点,退货等)员工都无需进入分拣库区内部,只需要在工作站等待,系统会自动指派移动机器人将目标货架运到工作站,待员工在系统指导下完成业务后,再将货架送回到分拣库区。达到减少人工60%、劳动强度下降、准确率 100%、更高作业效率的效果。
托盘搬运机器人(全向无人堆高机器人、智能托盘搬运机器人、托盘移载机器人)应用于低密度柔性搬运场景,对于容积率要求不高但出入库或者搬运频繁场景,可应用托盘搬运机器人进行点对点搬运及多库区或只能设备之间进行托盘接驳搬运。
SLAM机器人适用于高密度应用场景,对于仓库要求达到最大存储量,对货物出入库效率、存储策略有要求可用SLAM机器人。通过SLAM机器人具有的模块化设置、智能交通动态管理、存储配送一体、立体配置、平面密集、可拓展性等功能,实现对整个仓库全自动化、信息化管理。
降低整箱/拆零发货劳动强度。解决目前业务柔性变化、器械尺寸差异较大、劳动力成本增加,仓库面积慢慢的变大等问题。
货到机器人应用有四大难点:难点一是药盒种类非常之多,医药仓单仓sku种数通常在千级甚至万级,传统的model-based的视觉方法,依赖于提前对每种sku进行建模,部署成本高、适应性差。难点二是药盒尺寸重量差异幅度大;难点三是订单行均数较大,人工拣选效率高;难点四是中包装&散包装。XYZ Robotics采用model-free的技术路线,无需提前采集任何商品信息,自研吸盘快换技术,大幅度提升可覆盖sku范围,通过高速视觉算法、运动规划 算法、末端夹具算法,使机器人在作业稳定性和管理成本上有明显优势。
天士力天津仓储共享中心主要为集团内的各企业来提供仓储、拆零、包装等物流服务。总建筑面积15,000多平方米,其中阴凉库约10,000平方米,冷库约400平方米。建成国内首家基于O2O的自动化企业处方药分拣药房,电子自动化处方药房具有完备的冷链物流体系。除了硬件之外,加大信息化建设,ERP与WMS的无缝对接,通过TMS系统的可视化管理,形成了安全、及时、可视、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依据业务的需求及特点,集成行业先进的硬件设备,包括螺旋提升机、滑块分拣机、自动发药机、自动包装机、模组分拣机、发票电子处理墙,以提升作业的效率,支撑业务快速发展。
打造端到端集成、可视、智能、高效、灵活的现代物流网络,支撑公司业务发展的诉求,满足集团管理变革的需要,有效支撑集团大健康战略的落地是天士力的物流战略目标。天士力定位减少相关成本、资源整合、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模式创新,服务客户六大物流核心价值,确保物流战略目标的落地与有序推进。
尽管医药行业物流装备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各行业物流装备技术水平的前列,但行业物流装备普及率的提高仍然需要一个发展过程;医药物流对温湿度监控、冷链等将会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国内医药物流中心日趋走向大型化、自动化、智能化,医药物流中心的建设规模普遍扩大,新的自动化设施设备频繁引进,但物流技术的创新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医药物流信息化将在宽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拓展与延伸,云平台的建设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将日趋成熟。
医药物流将会从一个为医药商业配套的服务功能,转变为独立的、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存在。